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双向赋能,实践课堂助力成长 ——记我院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尧渡河区域站实训活动

作者:朱荣军   发布时间:2025-03-28   编辑:郭强          浏览次数:

本网讯(电气工程学院:朱荣军 审核:郭强 周守东)为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近日,我院2024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赴合肥地铁尧渡河区域站开展入企实践教学活动。此次实训依托合肥地铁的合作平台,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综合指导等环节,助力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双向赋能,共探育人路径

作为合肥地铁的重要合作伙伴,我校始终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理念。本次实训中,合肥地铁工作人员全程参与教学,包括站长、值班站长、站务员、设备维修工程师等组成的专业团队,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车站运营场景。合肥地铁王站长表示:“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我们希望通过现场指导,让学生直观了解地铁运营的全流程,助力行业人才储备。”

倾囊相授,专业指导入微

实训首日,学生们在车站集合后,首先接受了合肥地铁王站长的安全教育,重点讲解了车站安全规范,向学生普及地铁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随后,王站长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车站设备区,结合票务管理课程内容,重点演示了自动售票机(TVM)、闸机(AG)、半自动售票机(BOM)及车站控制系统(SC)的操作流程。设备维修工程师以实际票务问题为例,现场模拟了TVM卡币处理、BOM票卡异常修复等场景,并指导学生分组练习。“课堂上学习过AFC终端设备的构造原理,但亲手操作才发现细节这么多,比如如何处理找零故障、如何快速识别票卡问题,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一名学生分享道。

全程护航,实训实效保障

我校指导教师团队全程跟进实训,统筹协调实训环节。吴珉、朱荣军等教师提前与合肥地铁对接课程内容,制定分阶段教学目标,并在实操中实时指导,确保学生规范操作。针对票务管理课程中的难点——如TVM、AG故障的排除、BOM设备处理与票务规则匹配等,教师结合企业案例进行补充讲解,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实训期间,学生分组轮岗操作TVM、AG、BOM设备,切实体验票务岗位的标准化流程。“通过这些设备的操作,我们更理解了票务管理与车站运营的紧密关联。”一名学生感慨道。

深度融合,实践赋能成长

通过此次实训,学生不仅掌握了车站TVM、AG、BOM、SC等核心技能,更将票务管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深度融合。同学们纷纷表示:“在BOM机上处理票卡异常时,需要同时核对系统规则和乘客信息,这让我们意识到票务工作既需细心,又需灵活应变。”不少学生反馈,此次实训让他们对票务设备的运维逻辑、数据交互有了直观认知,进一步巩固了课堂所学内容,也为未来职业发展增添了信心。

此次尧渡河区域站实训是我校深化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实践。未来,学校将继续拓展与合肥地铁的合作领域,搭建更多实践平台,助力学生成长为高素质、技能型轨道交通人才,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