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从月球采样返回,微波雷达在距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轨道执行交会对接任务;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遥远火星,团队新研制的相控阵敏感器首次实现地外天体着陆测量;2021年,微波雷达先后执行货运飞船、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太空交会对接任务,2022年,围绕空间站的交会对接任务次数更多……
“创新,是我们航天人代代相传的基因”
“10年来,我们参与了空间站建设、探月工程、火星探测等重大航天工程,实现了3个首次、十战连捷。”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微波雷达总设计师孙武说。
走过10年艰辛又充实的创新之路,中国空间交会对接雷达技术跻身世界一流,孙武带领的微波雷达团队,用奋斗浇铸着梦想,用脚印丈量着逐梦深空的新征程。
当国内相关技术领域还是一片空白时,孙武已早早带领团队启动了微波雷达原理样机自主研制。从零开始技术攻坚,常常是日复一日地试验、琢磨、更改、再试验……突破一个个关键技术后,微波雷达加入了载人航天事业大家庭,并在神舟八号无人飞船与天宫一号首次交会对接任务中完成了“首秀”。
“创新,是我们航天人代代相传的基因,进入新时代航天发展‘快车道’,我们更加奋力奔跑。”孙武的徒弟、团队负责抗多径技术攻关的设计师贺中琴说。
重量减轻一半,体积减小2/3,功耗减少1/3,这意味着能在太空中测量得更准、工作得更久……2016年10月19日,团队自主研发的第二代高精度测量微波雷达助力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太空牵手”,这是一次空间站对接的实战演练,这部全新的微波雷达再一次不辱使命。
“这10年,空间任务逐渐常态化、快速化,我们的微波雷达持续输出高精度能力,我有幸参与了空间站建设的光辉历程,也见证了中国航天的蓬勃发展。”第十次在指控大厅参与保障任务的孙武激动地说,“我们正以更稳健的步伐在探索太空的新征程上前进!”
“航天任务顺利完成是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成果”
视线掠过近地轨道,航天人面前是更遥远的星辰大海。
2013年,孙武团队成为探月三期的核心配套单位,开始了探索月球的新旅程。与近地轨道相比,月球轨道没有卫星导航等服务资源,微波通信是中远距离的唯一手段。但月球轨道空间环境更为复杂,这对微波雷达产品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时30岁的贺中琴被赋予技术负责人的重任,她说:“航天任务顺利完成是一代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成果,困难会很多,但我跟着大家学到了很多,我想试一试!”
新的应用领域对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项性能的提高和功能的增加都成为横亘在项目团队面前的难题,“大家的想法就是拼了,管它什么难题!来一个解决一个!”贺中琴说。
在孙武的带领下,贺中琴与团队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将微波雷达的测角精度再次提高,实现了双向传输通信和抗“月尘”干扰能力,综合测量性能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20年12月17日凌晨,经历23天惊心动魄的太空之旅,嫦娥五号怀揣月球样品返回地球,这意味着微波雷达在距离地球更遥远的空间领域再一次得到成功应用。
在探月任务前夕,贺中琴就自信地说,“我们和雷达都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从初出茅庐的年轻设计师,到独当一面的航天女将,贺中琴那年37岁,已为探月任务挥洒了7年青春。
“宇宙有多大,我们的梦想就有多大”
探月之旅的成功,不仅仅象征着新产品的诞生,更意味着新一批航天人才的崛起。
2016年,团队的目光瞄向了更远的目标——星际探测。为“天问一号”着陆火星提供测量手段——研制相控阵敏感器,成为团队树立的第一个愿景。
“这是一个勇敢的项目。”孙武说,“火星和地球之间距离漫长,通信存在十几分钟的时延,在地球上无法控制着陆过程,对敏感器提出的要求极为苛刻,很多试验需要我们模拟火星环境来完成。”
研制小组很快组建起来,这是一支更为年轻的团队,有90后博士,也有更年轻的力量。新的目标需要新的技术,难度也就更大。团队又一次从零出发。经过5年精心打磨,与同类产品相比,这款相控阵敏感器实现了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功能更全、精度更高的既定目标。
2021年5月15日,在全世界的注目下,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相控阵敏感器不负众望,实现了在地外天体着陆测量中的首次成功应用,跨越3.2亿公里,团队在浩瀚深空镌刻下创新、开拓、奋斗的印记。
“问天、问月、问星河,宇宙有多大,我们的梦想就有多大。”这是这支团队10年的亲身感悟。
团队成员贾谷文,无论寒冬腊月还是烈日酷暑,几乎每一次外场试验都从不缺席。10年的时间,“小贾”变成了“老贾”,“这是不断探索、不断成熟的10年,很庆幸能和大家一起成长。”贾谷文说。
“我们将继续在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和行星探测任务中发挥科技支撑力量!”孙武说,从“上九天揽月”到“手可摘星辰”,我们不断努力着,争做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者、攀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