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化旅游与教育学院团总支 王曦 宋晨昕 审核:谌莲莲 邱竹青)“每一块岩石都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者,每一次讲解都是科学与青春的对话。”3月15日上午,文化旅游与教育学院2024级学前教育专业的王曦同学,站在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的展台前,为参观的游客们讲解古生物化石的形成奥秘。他的声音清亮自信,手势专业流畅,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聆听。

志愿者王曦(左三)
主动担当:一份热忱叩开地质科普之门
2024年10月,得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启动年度志愿者招募后,王曦第一时间提交了报名表。"虽然我不是地质专业学生,但我我深知科普对公众理解地球科学的重要性。"在面试中,他特别提到,“希望能用年轻人的视角,让冰冷的化石‘开口说话’。”凭借对地质科学的热爱与流畅的表达能力,他在百余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本批招募的15名志愿者之一。
专业锤炼:三个月磨砺打造科普使者
通过初选后,王曦参与了为期两个月的系统培训。从地层年代记忆到展品知识拓展,从讲解仪态训练到应急情况处理,每周三次的培训,手机备忘录里记满了重点。最令他难忘的是发音矫正课,老师逐字指导志愿者们如何让声音穿透展厅。最终,王曦顺利通过了考核。
实践育人:讲解播撒科学火种
自2025年2月上岗以来,王曦不断完善自己的讲解词,研究各个年龄段喜欢的讲解方式,使小孩子听的进去,青年们听的专业,老年人听的明白。每次听到观众说“原来地质这么有趣”,就是他最幸福的时刻。他说,“未来我将继续深耕科普服务,感谢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给我这次机会得以施展自己,感谢学校对我的栽培让我获得充足的知识,最后,我热爱我的岗位。”
据悉,学院计划将地质博物馆志愿者服务纳入常态化服务项目。从课堂走向展台,从学习者蜕变为传播者,文化旅游与教育学院的学子正以志愿行动诠释职业教育的担当,他们用青春之声,让沉默的岩石“开口说话”,更让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书写了新时代技能人才的奉献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