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化旅游与教育学院团总支 车治全 宋晨昕 审核:谌莲莲 邱竹青)3月19日下午,学院首期“树人讲堂”在图书馆一楼报告厅正式开讲。安徽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陈尚达教授应邀作《学为君子:儒家传统道德修养的目标与路径》专题讲座。党委副书记、院长刘仁金主持,文化旅游与教育学院师生代表40余人参加聆听。

讲座中,陈尚达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与丰富的研究经验,深入解读儒家传统道德修养。陈教授从儒家经典文献讲起,追溯“君子”概念的起源与发展,详细阐述其从身份标识转变为道德典范的历程,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儒家对人格塑造的高度重视。
在讲解君子人格核心要素时,陈尚达教授细致剖析“仁、义、礼、智”。指出“仁”是君子爱人与博爱的思想根基;“义”为行为准则,指导君子行事;“礼”体现外在修养,彰显君子风度;“智”则是价值指引,赋予君子明辨善恶的能力,他强调这些要素在当代社会的重要价值与现实意义。在探讨修养路径时,陈尚达教授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进行深度阐释,指出这是个人道德提升与社会价值实现的关键路径。
讲座最后的交流环节中,我院师生代表提出“当代语境下如何理解‘修身’对人生的意义”、“大学生如何处理好择业与就业的关系”等问题,陈教授对此进行了详细解答,也谈了自己的理解,充满理性与智慧的见解进一步激发了师生对“学为君子”这一主题的思考,赢得现场阵阵热烈的掌声。
此次专题报告,让同学们对儒家传统道德修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深刻领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认识到在当今时代,仍需以儒家思想为指引,提升自身修养,践行道德准则,担当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