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化旅游与教育学院团总支 王玉 宋晨昕 审核:谌莲莲 邱竹青)凌家滩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考古发现,承载了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的文明价值,它不仅填补了历史空缺,还充分记录了技术发展。为使同学们了解到长江流域在古代文明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贡献,3月22日我院组织学生参加由安徽省图书馆举办的新安百姓讲堂:凌家滩文化——长江流域文明的曙光。

本次讲堂邀请张敬国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他是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讲堂上,张教授先介绍凌家滩文化遗址地理位置,点明其在史前文化中的重要考古地位。接着,深入剖析凌家滩文化技术与文明成就,以版上“八角星纹” 为例,阐述其与太阳崇拜、原始历法的关联,凸显先民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强调其背后的微型钻孔技术是史前工艺巅峰。张教授还指出,凌家滩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承上启下,是研究古代文化传播交流的关键节点,为探究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提供重要线索。最后,他鼓励听众持续挖掘凌家滩文化价值,为中华文明研究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讲座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文化历史观,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