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学生典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典型 > 正文

【2021—2022年度省直机关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2021级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 陈雨馨

发布日期:2024-04-03    来源:     点击:

个人简介:

陈雨馨,女,汉族,2002年12月生,安徽长丰人,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文化旅游与教育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2021级学生,现任文化旅游与教育学院团总支副书记、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班级团支部书记兼班长,荣获2022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干,2022年新生接待志愿服务“校级优秀志愿者”,学院2022年度优秀志愿者等称号。

主要事迹:

一、领悟志愿精神,校园志愿争当先锋

作为一名大学生,更作为一名志愿者,她始终贯彻为同学做一件小事精神,弘扬志愿精神,强化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投身到志愿者奉献服务之中,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从志愿精神中汲取营养和力量,用实际行动描绘出奉献服务的最美画卷。

因此,在2021年10月积极参加到文化旅游与教育学院青年志愿服务队中,她积极报名参加“小细节,大文明”合肥南站地铁站排队候车活动中,他们穿红色马甲和绶带在站台客流量比较集中的点位站岗,组织乘客排队候车,引导乘客做到先后礼让、自觉排队,共同维护安全、正点、整洁、舒心的地铁乘车环境。

志愿精神的传承仅仅靠一个人一次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次活动中,她认为最值得珍惜的是疲倦身体下源源不断的动力,那些明知道这场活动会精疲力尽,也跃跃欲试的勇气。明知道会休息,许多休息时间也奋不顾身的执行工作。“团结友爱”是一种志愿精神文化。

2021年11月学院文明创建主题活动中,她和同学们把“团结友爱”的服务精神展现给老师和校友们,投入到“我为同学做一件小事”精神中去,参加创建文明干净课堂志愿打扫活动中去,一个清新优美的校园,才能为同学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一个整洁干净的班级才能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需要我们每位同学共同维护。并在此月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

二、升华志愿精神,社会志愿全心全意

安徽省图书馆的志愿活动是学院组织的第一个校外志愿服务活动,她深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辛苦,积极参加安徽省图书馆志愿活动,图书馆系统是这个系非常复杂,却又非常简便实用。它涉及到图书的防盗,图书的检索,图书的在馆情况,归还情况,图书的序列等等。因此这是一个工作量非常繁重的工作,需要大量的精力。为了让同学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更便捷的帮助,她们的孜孜不倦得到了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的好评。

2021年12月,为了保证202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纪念“一二九”校园马拉松的顺利进行,宣扬体育文化和志愿服务精神。组委会希望能够通过携手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文化旅游与教育学院团总支青年志愿服务队,邀请学院内志愿者积极参与,发挥奉献精神,一展志愿者风采。在此次志愿活动中,同学们展现出了志愿者精神和体育精神。

2022年4月,为了响应合疫防指办部署和要求,学院在校所有师生员工中每天抽取20%做核酸检测,周一至周五全面覆盖,需要志愿者进行秩序的维持。她坚信“因志而行,因愿而动,点滴微光,聚成星海”疫情就是命令,疫情来袭,每个人都有一份自己的责任,需要去承担,去完成。她严谨负责,督促每位同学按时进行核酸检测。

三、发扬志愿精神,志愿永远前行

在志愿精神的促使下,她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活动。“被需要是一种幸福”。这感觉她是在真正的做志愿服务之后才获得和理解。把志愿服务当做自我的生活资料和生活方式,时时刻刻去帮忙需要帮忙的人,做奉献爱心的事。

2022年10月,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引领全校广大青年学子践行志愿服务,书写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新篇章,积极争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深深扎根于精神文明创建中,志愿服务精神的群众基础越来越深重,越来越广泛,在社会的发展中的优势不断凸显。

时间在流逝,志愿精神在传递,希望她以“学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精神带领我们学院同学继续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走下去,将这种志愿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上一条:【学生典型】文化旅游与教育学院2023届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刘坤
下一条:【2023年度安徽省“十佳’‘百优’大学生”校级候选人】道德示范类-2022级学前教育专业 胡剑安

返回顶部